所徽“保卫战”——一场成功的“行政复议”

2012年11月6日,一封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寄来的商标注册证书,送达到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手捧这张来之不易的证书,我们完成了一场历时4年之久的所徽(标识“logo”)申报、驳回、提出复议、再申报的“所徽保卫战”,可谓一路艰辛。此次商标注册证书的下发,标志着基因组所拥有了所徽图形的唯一合法权和使用权,为研究所的发展消除了隐患,更重要的是所徽作为代表研究所的形象符号,将在未来的发展中更好地传承和展示基因组所“科学、诚信与创新”的独特内涵与文化价值。

自2003年基因组所成立之初,研究所所徽一直悬而未定。为此,2009年4月在研究所主体搬迁后,在新一届领导班子、所党委规范建所的统一要求和部署下,基因组所面向全社会发布了“研究所所徽征集活动”的通知,该活动一经发布,得到了社会各界关心基因组所人士、专业设计师以及所内科研职工的积极响应,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共征集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所徽竞标作品30余个,经过研究所内外专家委员会评委两轮的评选,及一轮的最终修改,一名来自温州设计师的创意作品脱颖而出,获得专家评委的一致认可。

在所徽确定后,经与所党委杨卫平书记商议,立即启动了所徽标识的商标注册及保护工作,责成综合办公室开展此事的办理,但在历时一年多严格的商标注册审核程序中,我所所徽标识被国家商标局认为与浙江和上海两家企业的商标有近似情况,驳回了我所的商标申请。按通常惯例,驳回的标识商标还可以继续使用,很多机构就此放弃了申报行为,但在未来将面临不受法律保护等诸多风险。

为不给研究所未来发展留下任何隐患,在收到驳回通知后,我们立即进行认真分析,了解了两家标识近似企业的商标样式及行业类型,并学习了《商标法》等有关法律文件,经过客观分析、积极准备,我们以所徽“标识外形、文字组成、颜色对比、行业类型”等理由为依据,对商标局驳回我所所徽注册提出了复审请求,撰写了《驳回复审申请书》再次提交到国家商标局,经过将近两年的复审等待期,终于于近期得到肯定答复,批复拿到了期望已久的所徽商标注册证书。

今天我所的永久所址科研综合大楼已经拔地而起,未来,走进崭新的科研大楼,如果您善于发现,都会在不经意间看到材质、形态各异的所徽展示。那时,您一定会拿起手中的相机轻轻按下快门,或站或蹲与它合影留念,而“所徽保卫战”的故事则已经成为笑谈往事,此刻我们的心中只有自豪。望着崭新的大楼和所徽,它们正迎着朝阳迎接着四方科学宾客的到来,未来它们将同我们一路,伴随时间的流逝共同承载和见证基因组所飞速发展的明天。

 

基因组所所徽展示及说明:

一、  图案:

外环为“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字样,其中“中国科学院”为第一任院长郭沫若的手书,下为英文。

环内由抽象的“DNA双螺旋结构”图案组成;“2003”字样代表研究所成立年份。

二、  颜色:

外环及“2003”字样为淡蓝色,环内“DNA双螺旋结构”图案为蓝色和绿色,其余为白色。

标识中的蓝色,代表着大海、科技,体现研究所充满朝气和强大的科技力量;绿色,象征生命、健康,体现研究所不断探索生命奥秘的孜孜追求。

三、  含义:

所徽整体为“圆”型,象征和谐、美好,寓意基因组所美好的明天。抽象的“DNA双螺旋结构”体现了研究所的内涵及生命科学学科方向。螺旋结构相互缠绕,又好似拥抱,象征着科研工作者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其中螺旋突破内环的“圆”圈,则传达开拓创新、科技兴所,加强基因组学前沿研究,引领国际、国内基因组学研究潮流的寓意。

 
附件下载: